天(tian)人合一通俗的意(yi)思是:天指天道,意为世界运(yun)转的规则,自然法则,轮回规则等等,这里的天是一个泛(fan)指。通俗来说,天人合(he)一就是人(ren)与自然融为一体,最为(wei)贴近大自然的(de)一种虚幻状态。结就灵(ling)丹,点化(hua)阳神,进(jin)而炼神还虚,与道合(he)真,合于自(zi)然无为之道,道通(tong)为一,是最(zui)为究竟的(de)天人合一。
人(ren)是自然的一部分。因此庄子说(shuo):“有人,天(tian)也;有天,亦(yi)天也”,天人本是合一的。但(dan)由于人制(zhi)定了各种(zhong)典章制度(du)、道德规范,使人(ren)丧失了原来的自然(ran)本性,变(bian)得与自然不协调。人修(xiu)行的目的,便是“绝(jue)圣弃智”,打碎这(zhe)些加于人身上的藩(fan)篱,将人性解(jie)放出来,重新复归于自(zi)然,达到一种“万(wan)物与我为(wei)一”的精神境界。
在自然界中,天(tian)、地、人三者是相应(ying)的。《庄子·达生》曰:“天地者,万物之父(fu)母也。”《易经(jing)》中强调三(san)才之道,将天、地、人并(bing)立起来,并将(jiang)人放在中(zhong)心地位,这就说(shuo)明人的地位之重要。天(tian)有天之道,天之道在(zai)于“始万物”;地有地之(zhi)道,地之(zhi)道在于“生万物”。人不仅有(you)人之道,而且人之(zhi)道的作用就在于“成(cheng)万物”。《易经》进(jin)一步说:“立天道曰阴阳,立地道曰柔刚,立(li)人道曰仁(ren)义。”天地人三者(zhe)虽各有其道,但又是(shi)相互对应、相互联系(xi)的。这不(bu)仅是一种“同与应(ying)”的关系(xi),而且是一种内在(zai)的生成关系(xi)和实现原则。天地之道(dao)是生成原则,人之(zhi)道是实现原则,二者缺(que)一不可。
在(zai)道教道法中(zhong),天人关系为“天人感(gan)应”,认为(wei)宇宙和人是相(xiang)互交通的(de),由精气沟通天人(ren)之间的联系,道行(xing)高深的道(dao)士能够通过(guo)自身的修为、法(fa)术感应天道,从而(er)祈晴祷雨,利(li)人济物。内丹(dan)学中,认为天人一气(qi)相通,可(ke)以“将无涯之元气,续(xu)有限之形躯(qu)”,结就(jiu)灵丹,点化(hua)阳神,进而炼神还(hai)虚,与道合真,合(he)于自然无为之(zhi)道,道通为一,是最为究竟的(de)“天人合(he)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