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知道 > 详情

知晓苟以天下之大,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翻译

2021-07-30 20:06:38 阅读(43) 大连信息网

  苟以天下之大,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是: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,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,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。出自北宋文学家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《六国论》,这篇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“弊在赂秦”的精辟论点,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。

  《六国论》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: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,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;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,借以明确苏洵撰写《六国论》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。

  北宋建国以后,鉴于唐末藩镇割据,五代军人乱政,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,解除节度使的权力,派遣文臣做地方官,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,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,将地方的政权、财权、军权都收归中央。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,严令将帅不得专兵,甚至外出作战,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。将官经常轮换,兵不识将,将不识兵,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。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,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。

 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,北宋军队与契丹、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,败多胜少。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,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。到北宋中期,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,政府财政入不敷出。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,土地集中现象严重,贵族占有大量土地,社会矛盾尖锐。政治上的专制腐败,军事上的骄惰无能,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。

 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,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。这样贿赂的结果,助长了契丹、西夏的气焰,加重了人民的负担,极大地损伤了国力,带来了无穷的祸患。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,政策上求和,积贫积弱,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《六国论》的。

上一篇:说说描写江河的优美诗句

下一篇:认识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翻译

  • 注解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

    注解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

    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 1、完璧归赵  读音:wánbìguīzhào  解释: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,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,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。  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…
    2021-07-30 阅读(38)
  • 解析腾笼换鸟是什么意思

    解析腾笼换鸟是什么意思

      腾笼换鸟的意思是:本意是把原来的鸟弄走换只新鸟。后来引申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,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“转移出去”,再把“先进生产力”转移进来,以达到经济转型、…
    2021-07-30 阅读(71)
  • 理会及卒,如其所言什么意思

    理会及卒,如其所言什么意思

        及卒,如其所言的意思是:等到他去世的时候,真像他之前说的那样。这句话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,这篇文章是作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传,详细写了诸葛亮的一生。    选…
    2021-07-30 阅读(70)
  • 概括含比喻的四字成语

    概括含比喻的四字成语

      含比喻的四字成语:  观者如云、挥金如土、铁证如山、爱财如命、  稳如泰山、门庭若市、骨瘦如柴、冷若冰霜、  如雷贯耳、守口如瓶、浩如烟海、高手如林、  心焦如火、面如死灰、如释重负、求贤若渴、  …
    2021-07-30 阅读(58)
  • 解惑形容老的词语有哪些

    解惑形容老的词语有哪些

      形容老的词语有:1、白发婆娑: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。2、风烛残年: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。3、老气横秋: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。现形容自高自大,摆老资格。也形容缺乏朝气。4、老态龙钟:龙钟:行动不灵便的样子。…
    2021-07-30 阅读(5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