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,文化愈发达,赛马愈发达。
经济是基础,文化是表达。
赛马史,也是文化史。
赛马,是一种文化,也是一种情怀。
中国最早的赛马场始于上海,在1850年, 由英国侨民霍格(W。 Hogg)先生创建,他将英国纽马克特(Newmarket)- 世界知名的“育马城”的赛马文化引入上海。?格先生,在沪三代人经办赛马场,经验丰富。1850年是赛马,育马的全盛期。赛马场连续运作80余年,在抗日战争期间停赛。建国后,他将上海跑马厅无偿赠给中国政府。算起来中国现代赛马至今也有150年以上的历史了。
1850年前后,英国侨民霍格,吉勃等5人组织跑马总会,在现南京东路,河南中路交界,兔兔达达兔影视以每亩不足10两银子的价格“永租”土地81年,开辟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跑马场。这距上海开埠不到10年。当时跑马场跑道直径不到800米,骑手经常把马骑到外面的泥石路上,时人把这些路称作马路。这便是后人称城市街道为马路的缘由。
第123跑马场的位置
这个跑马场1851年开始娱乐性赛马,前后共赛了7次。因地价飞涨,跑马总会于1854年将第一跑马场的土地高价卖出,又从浙江中路南京路两侧圈地170亩建造了第二个跑马场。第二跑马场仅使用到1861年前后又被高价出售。翌年,跑马总会在英国驻沪领事的支持下又圈占今上海人民公园,人民广场一带400多亩土地辟筑第三个跑马场,时人称“上海跑马厅”。跑马厅除跑道外,还建有欧式风格的跑马总会大楼,看台,钟楼和上海地区第一个游泳池,堪称远东第一。
1920年代上海跑马场扩建及各馆新貌全景老照片
跑马总会成员均为洋人,年满21岁的任何国籍外国人均可申请入会,只有华人除外。1863年至1919年,跑马厅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跑马博彩大赛,1920年后赛事增加。赛马之日,各领事衙门,银行商贾或半日或全日停止办公和营业,海关也于午时闭关,租界达马场之各路人满为患。1909年起,中国人被允许购票进跑马厅博彩,赌博的名目因此日益繁多。当时跑马厅年佣金收入1000万银元上下,而当地大银行的资本在200万银元以上的也是凤毛麟角。
Chinese Jockey Club,Shanghai - 赌票
“独赢”,“连位”,“摇彩”等众多的博彩名目和暗箱操作,使绝大多数赌马市民百姓血本无归。当时上海因赌马倾家荡产,跳黄浦,喝毒药的惨剧时有发生。一个名叫阎瑞生的职员因赌马输钱,便杀死一名富裕妓女,抢得金银首饰逃走,后被捕处死。这一事件被编成京戏,文明戏和各种地方戏,拍成故事片,成为赌马害人的血证。
过去的亮相圈
赛马这一怡情悦性的运动,在近代上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扭曲了。跑马厅由开始的休闲娱乐逐渐演变为赌博销金的魔窟,歧视华人的场所,殖民主义权力的象征,帝国主义炫耀武力的地方。上海解放后,人民政府收回了跑马厅。1951年9月,“上海跑马厅”改建成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,兔兔达达兔影视跑马总会大楼改为上海图书馆。
旧跑马场内楼梯&介绍
上海跑马场历史
1850年,英国人霍格开辟第一所跑马场。
1854年,在南京东路,浙江路一带修建了第二所跑马场。
1861年,在南京路南侧建设第三个跑马场。
1932年,拆除旧屋,采用钢筋混泥土重建。
1941年,太平洋战争爆发,日军占领跑马总会。
1951年8月28日,上海军管会宣布收回跑马厅。
1951年9月,上海市人民政府将跑马厅改建成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。
1954年5月31日,跑马总会所有建筑物由人民政府接管。跑马总会大楼改为上海图书馆。
1992年9月14日,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。
1997年,上海图书馆迁至淮海中路新馆,上海美术馆进驻原跑马总会大楼。
上海是中国最早开辟跑马场的城市,虽然时人称跑马场为“殖民主义权力的象征,上海市民百姓眼泪结晶”,对跑马场以及赌马体系颇有异议,但是赛马,马术,以及其他马相关运动都是十分健康的生活方式,铁窗泪简谱希望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日,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赛马马术传承马文化。
(文章内容来源于:皇家赛马RoyalHorse)